經痛的中醫治療

「每次月經黎都痛到落唔到床!」「我個個月都 M痛到要食止痛藥先返到工!」

以上情況也發生在你身上嗎? 那你很有可能患有中醫所謂的痛經 (俗稱「經痛」)。

痛經

經痛症狀

中醫稱經痛為「經行腹痛」,主要症狀是下腹部肌肉痛性痙攣,有時可延伸至下背部和大腿。一般發作時會伴隨其他症狀如頭痛、噁心、疲勞、面色蒼白、暈眩及腹瀉,是最常見的婦科問題。

經痛症狀

有婦科研究指出約 75% 的未成年女性和 25-50% 的成年女性在經期會經歷疼痛與不適。痛經的症狀一般隨年齡增大而好轉。部分女性發現生育後痛經情況會減輕。

經痛成因

現代醫學指出大部分痛經都是自然月經週期產生的副作用,稱為原發性痛經。在經期中,子宮肌肉壁劇烈收縮使子宮內膜崩解,而過程中會釋放引起疼痛的化學物質。

而因其他婦科疾病引起之經痛則稱為繼發性痛經,包括子宮內膜異位 (正常情況下位於子宮的細胞開始在子宮以外生長)、纖維瘤 (子宮內的非癌性腫瘤) 及盆腔炎 (發生於內生殖器官的感染) 等。而子宮環有時也能引起經痛。

經痛發作的機理

  1. 不通則痛:月經期間,經絡受阻,使氣血流暢度下降而產生的痛。造成經絡受阻的常見物質包括瘀血、氣滯、寒氣及濕氣。
  2. 不榮而痛:月經期間,經絡得不到足夠的氣血去滋養而產生的痛。一般因平常脾虛、血虛引起。

往往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引起經痛的成因:

  1. 飲食習慣:都市人飲食習慣經常進食生冷及寒涼食品,容易導致寒氣同濕氣體積聚人體內,又或者引致脾虛。
  2. 精神壓力:都市人工作緊張,精神壓力超標,長期抑鬱或過多思慮嘅心理狀態會導致肝鬱氣滯或脾虛血弱。
  3. 缺乏運動:都市人缺乏時間做運動去段練身體,再加上長時間處於冷氣環境工作,容易出現氣血運行不暢順,產生氣滯血瘀,阻礙經絡。

經痛中醫分型

以下為臨床常見的三類的痛經患者:

  1. 氣滯血瘀型:經前或經期中,感到小腹脹痛,經量少或行經不暢,月經顏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疼痛可減,行經過後疼痛自消,常伴有胸脅、乳房作脹。頭痛、失眠、腸胃不適等。
  2. 寒濕型:喜歡吃冰涼食物,月經前小腹疼痛,遇熱則痛減,手腳冰冷,經量少,另有腰痠、腳軟、小便清長、腹瀉等。
  3. 氣血虛弱型:面色萎黃、食慾差,大便軟,疲倦乏力,時常感到頭暈目眩、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小腹空墜、喜揉按,經量時多或時少,月經淋漓不止、色淡質薄。
經痛成因

經痛中醫治療,舒緩疼痛

治療痛經辨證是關鍵,除了分辨痛經證型之外,還必須結合月經的期、經量、 顏色、質、以及寒、熱、虛、實和肥胖瘦弱等因素,並以「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為原則,使經絡疏通,氣血暢行,通則不痛。一般臨床上採用疏肝理氣、溫通經脈、溫腎暖宮、祛瘀止痛、溫補脾腎、益氣養血等方法來治療經痛。

若患者經痛難忍時,可考慮採用針灸緩解疼痛。針灸能迅速改善氣血循環,達致通則不痛之效,可收明顯的止痛效果。一般治療十五至三十分鐘內,疼痛可得到舒緩。常用的穴位有三陰交地機等。大家亦可自行按摩、熱敷腹部或溫水浴亦有助於減輕M痛。

經痛 針灸

痛經止痛容易,徹底治癒較難,大多數的痛經患者平時不注意調理,等到痛經發作時求醫服藥,一旦疼痛減輕就不願再服藥,故而周而復始,反覆發作。因此患者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積極配合中醫師的治療及改善生活習慣,調理身體。另外,「帶下病」亦是香港女性常遇到的婦科問題,了解更多有關白帶異常

尚和堂醫療團隊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