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有大約四億糖尿病患者,平均每七秒左右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死亡。糖尿病 (diabetes) 這個慢性病又曾經被稱為「富人病」,源於糖尿病的其中一個原因為飲食豐足,過份攝足肥甘之物而致。可是隨社會發展和人均年齡增長,糖尿病不再限於「富人」,甚至連窮困地區也受糖尿病困擾,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那麼中醫可以治療糖尿病嗎?

糖尿病是甚麼?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標志性病癥是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和「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下降。其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多樣,有視力模糊、頭痛、痕癢等,嚴重情況會出現心血管疾病、腎病等問題。

糖尿病患者早期沒有明顯徵狀,一般只能由身體檢查時,透過量度血糖水平、尿糖而診斷。其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高於 7.7 mmol/L 及餐後血糖高於 11.1 mmol/L。( 以上數值為參考,實際標準因不同地區或不同的測量方式而有所不同)

肥胖、45 歲以上、有高血壓或心血管問題等慢性疾病及家中有遺傳史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而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機率相約。但近年統計和研究指出糖尿病的病發年齡出現年輕化,其危害絕對不容忽視。

中醫糖尿 血糖水平

中醫看待糖尿病

中醫一般把糖尿病納到「消渴」的範疇,而相關的記載早有記載於《素問》中。除了「消渴」一詞,還有「消癉」、「消中」等名稱。

為甚麼中醫把這個病稱為「消渴」?古書記載:「渴而飲水多…」、「…焦枯消瘦…」、「…消谷善飢…」,「消」和「渴」恰好是糖尿病的兩個典型表現。中醫把消渴大致為分三類,上消、中消、和下消,分別對應身體不同部份的臟腑。

消渴的成因到底有哪些?

  1. 稟賦不足。
    稟賦不足,身體虛弱,五臟六腑的耐受性比一般人要低,容易引起消渴。
  2. 飲食失節
    飲食失當,過份食用肥甘、醇厚、辛辣刺激等物,過量的燥熱之邪和實積會損傷脾胃,發為消渴。
  3. 情志失調
    情志,即情緒,和臟腑有關密切的關連。人一旦生病,情緒必然受影響,而人的情緒一旦太過,精神狀態長期欠佳,也會導致臟腑失衡,出現肝火、胃火等問題,繼而引發消渴。
  4. 勞逸失當
    人操勞太過,則使臟腑超出負荷;性生活沒有節制,則會使腎精虧耗,這都會導致體內環境失衡,導致消渴的出現。

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

中醫治療糖尿病 (消渴),主要按病因、病情、病証,進行辨証論治,施行不同的方針。下面簡單介紹中醫對消渴的分型的治療方法。

上消,以肺臟為重點。由於「肺主行水」,肺和水液代謝有關,所以上消有口渴,煩渴,口乾等明顯表現。臨床多以「消渴方」為主要方劑,使用的藥物有天花粉,茯苓,生地等,重點在清熱生津。

中消,以脾胃為主,所以以常感饑餓最為明顯。臨床多以「玉女煎」為主要方劑,使用的藥物有石膏,生地,牛膝等,重點在於清瀉中焦之實熱,增養陰液。研究發現葛根芩連湯也是有效治療糖尿病。

下消多為虛証,有腎陰虛,陰陽兩虛等証型,常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作為主要方劑。

而消渴引致的併發症,中醫也有相應的治療手段。例如視力模糊,可採用補肝腎明耳目的杞菊地黃丸;瘡瘍腫毒可以用消毒散結的五味消毒飲。

預防勝於治療

古書有云:「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治療疾病最佳的途徑就是預防。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入手,減少患病的機會。

首先是節制飲食。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急促,加上科技發達,人們的飲食習慣漸漸失衡,我們必須注意糖份、鹽份和油份的吸收,不能過量。煎炸零食、化學製品、添加劑和色素盡量避免。煮食多採用新鮮食材,穀物、肉類和蔬菜的比例要均衡。每天三餐要定時定量,養生良好的生活模式。工作和休息的時間要調配好,避免情緒大起大落,保持心境平和。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早發現糖尿病的先兆。

糖尿病人合適的零食

糖尿病人最擔心的,也許就是糖份的攝取。零食和小食則經常成為糖尿病人的苦惱,難道真的不能有口福嗎?其實不然。控制好攝取的份量和選擇適當的食品,糖尿病人也能吃上各種美味。下邊為大家列舉幾項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選擇:

  • 蘋果、柚子、櫻桃,這些水果糖份較低
  • 梨,糖份較低,更有生津清熱等效果,尤其合適消渴症狀
  • 自製的曲奇、蛋糕和爆米花等 — 巿面上買到的成品所添加的糖份和其他物質一般較多和難以測量,自行製作則不擔心超出每日攝取量
  • 乳酪 — 乳酪所含的飽和脂肪對身體有好處,但要選擇低卡路里的品種和不能作為主食,適宜作為伴菜和調味
中醫糖尿 零食

糖尿病並非不治之症,所謂冰封十尺,非一日之寒。治療糖尿病需要耐性,不能過於急進;持續服藥,保持積極態度,遵循醫師指示,定能控制病情。

尚和堂醫療團隊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