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士於身體檢查中發現乳腺增生甚或癌變的情況,她們均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工作狂」。面對高壓沉重的工作及生活,難免出現情緒困擾,繼而影響飲食及休息,起初她們的胸脹痛主要出現在月經前數天,會隨著經期完結而消失。漸漸地,當這種不適感出現時間愈來愈長,疼痛感亦愈來愈大,或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時,才抽空做相關檢查,而延誤了診治,最後確診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

乳腺增生

乳腺屬於性激素的靶器官,受內分泌的影響,尤其更年期女性的荷爾蒙逐漸衰減,乳腺組織開始萎縮且體內脂肪代謝容易紊亂,較易發生纖維化或脂肪組織增生及堆積,刺激乳腺組織容易形成增生或癌變。乳腺增生初期多伴隨月經出現周期性乳房疼痛,多兩側發生,乳塊邊界不清,無壓痛,活動度好,多為良性。如果近期內腫塊突然增長迅速,直徑超過6厘米時,腫塊堅硬,高低不平,活動度小,應考慮惡變可能。

中醫解說乳腺增生問題

中醫對乳腺問題的看法

中醫臨床上可分為三大類型:肝鬱氣滯型、熱毒瘀結型、陰陽失調型。初期患者以肝鬱氣滯型最多見,女性易受情志影響,抑鬱憤怒傷肝;又或作息無常、工作壓力大,造成肝氣鬱結。長期憂怒鬱悶令肝鬱氣滯,影響氣血運行,阻塞經絡,漸出現胸脇部脹痛;當瘀塞日久形成痰瘀結於乳房部則可摸到腫塊,慢慢演變為乳腺癌。

中醫按辨證論治,不但可調整內分泌及循環,改善臨床不適症狀,降低乳腺癌的發生率及轉移率,亦可舒緩患者手術、放化療的身體影響,扶正祛邪。

  • 肝鬱氣滯型:疏肝解鬱,化痰散結
  • 熱毒瘀結型:清熱解毒,化瘀散結
  • 陰陽失調型:調理衝任,溫陽化痰

了解更多︰婦科中醫治療

乳腺癌發病高危因素

  • 遺傳因素(如母親或姐妹是乳腺癌患者)
  • 初次月經提早開始(12歲以下)
  • 不生育或高齡生育者(35歲以上)
  • 不餵哺母乳者、較遲停經者(55歲以上)
  • 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者
  • 肥胖症患者、缺乏運動人士、飲酒人士等

臨床上三個重要檢查

  1. 乳房攝影術,如發現異常,建議乳房切片檢查
  2. 醫生觸診(每年)
  3. 自我檢查(每月)

情緒因素是乳腺癌生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日常須重視情志控制,保持心境愉快、豁達開朗,將心中的煩惱找出途徑宣泄疏導,不要鬱悶於心。日常亦要有規律起居飲食,避免攝取過多雌激素、戒煙酒、不熬夜,避免耗損氣血,配合適當的運動鍛煉控制體重,避免出現肥胖問題,維持體內內分泌平衡,更可調整心理壓力,提升個人自信,預防乳腺癌的發生。

尚和堂醫療團隊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