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手,古時並沒有特別病名,但於中醫角度屬於手部濕瘡的一種,西醫學名為接觸性皮膚炎,與西醫的濕疹相類似但並非同一範疇。病名來源於舊時家庭主婦打理洗碗、清潔等工作引起的手部皮膚疾患而命名。主因是雙手經常接觸水濕或其他刺激性物質,手部保護屏障減弱,而誘發的皮膚問題。

主婦手男女皆可發
主婦手的女性發病率普遍高於男性。但經常接觸清潔溶液的人士,如從事洗碗、髮廊洗髮、美容、裝修工人、實驗室及專業清潔人員等多見。由於工作關係慣性使用雙手,頻繁的刺激令雙手得不到足夠的保護,而雙手恢復的進度往往追不上受傷的速度,令主婦手的情況越發加重。
主婦手高危人士
- 手部長期接觸高濃度化學物質,如消毒酒精、高濃度清潔劑
- 長期佩戴塑膠手套,令雙手侷熱
- 雙手長時間浸泡於水或其他液體中
- 過敏體質,如濕疹病史或目前有濕疹發作
主婦手症狀
早期症狀
屬於急性發炎階段,見局部發紅、瘙癢。雙手手指縫隙及手掌見皮膚紅腫、出現小丘疹、起水皰,伴有持續瘙癢
中後期症狀
屬於瘙癢及反復修復的狀態,見乾燥脫皮,持續瘙癢,出水滲液,皮膚乾裂、皸裂流血,嚴重可見流黃色膿水、潰爛、感染等。
發病位置
部位以手指、指間、手背、手掌爲主,嚴重可蔓延至手臂
中醫治療方案
内服中藥
中藥處方早期以治療以清熱解毒,疏肝健脾爲主;若伴有膿水或搔抓則以減少濃水分泌,收濕斂瘡,祛風止癢爲主。中後期治療以養血止癢,潤膚生肌爲主
針灸/梅花針治療
針灸/梅花針能刺激穴位,針灸通過調整全身狀況,達到活血通絡、健脾祛濕、祛風止癢的功效,適用於久病患者。針灸穴位如合谷、外關、血海、三陰交等。梅花針直接針對主婦手局部位置,減少瘙癢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適用於瘙癢及感覺麻木患者。
中藥外洗
以收濕止癢及活血通絡的中草藥浸泡患處,可以讓傷口直接吸收有效成分,減少出水、緩解瘙癢及促進傷口愈合。
塗抹中藥藥膏
為皮膚進行保濕潤膚的同時,改善皮膚瘙癢、減少發紅、促進肌膚傷口愈合。
預防主婦手
- 工作時佩戴手套保護雙手;同時避免長時間佩戴
- 避免長時間浸泡雙手,注意經常保持雙手乾爽
- 盡量選擇性質溫和、天然成分的洗手液/清潔溶液
- 每次清潔雙手後應塗抹護手霜保護雙手
- 發病期間切記戒口,尤其是海鮮、牛羊肉、筍類、鴨鵝等發物
主婦手並非傳染病,只要減少接觸刺激性物質及堅持治療便能痊愈。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