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濕熱,人體也必受影響。濕熱是南方常見的中醫詞彙,但當中的意思為何呢?一杯開水又是否和濕熱有關?所謂濕熱、其實元兇是濕為主。有些地方氣候很熱,但濕度較為乾爽,反而不會讓人感到鬱悶。中醫有所謂六淫,即可以使人生病的、六種不同性質的病邪,分別為風寒暑熱燥濕。

濕邪的特點為重濁、黏滯和向下,相對火、熱等陽性的病邪,濕邪屬陰。重,即「沉重」的意思,如頭昏沉重,四肢無力酸楚;濁,有「穢濁垢膩之意」,小便混濁,皮膚分泌增多不潔就是好例子。黏滯的特性包含兩方面,其一是濕邪可使分泌物變得黏著,大便排得不爽,舌苔黏膩;二就是濕邪為主的病情像有「黏性」一般,病情緩慢,纆綿難愈。「向下」的特性則淺白易懂,就是濕邪喜歡侵襲人體下端的部份,例如腿部水腫,或者小便濕熱等。

中醫五臟六腑和自然環境各有對應,其中和濕相應的就是脾臟,中醫理論中就常有脾虛濕困、濕盛困脾等証型,因為濕邪最容易影響的就是脾臟。

中醫認為,脾「喜燥惡濕」,如果濕邪妨礙脾臟氣機,那麼脾臟就不能好好運作。脾和飲食消化有重大關係,亦負責人體內物質的運化和升清,濕邪本來就使人重濁緩慢,脾氣被阻,人體體內的「物流」變慢,阻滯的問題則每下愈況,這就是濕邪容易影響脾氣的原因之一。除了外來的濕邪以外,如果人體健康變差,導致脾臟的功能下降,亦會在人體內造成「內濕」,發生惡循環。所以不論濕還濕熱,既有外因也有內因。

上邊簡單解說一下濕邪困脾的來去因果,下邊來說一下如何祛濕方法和健脾的小貼士。

如何祛濕健脾

大家可以先看看自己有沒有以下症狀,從而判斷是否屬於「濕氣重」的範疇:

  • 睡覺時流口水明顯
  • 起床頭昏、沉重
  • 早上刷牙的時候有黏稠的感覺,但並非有痰
  • 每天覺得疲勞,經常沒有精神、經常疲倦
  • 四肢疲倦、酸痛,以腿部明顯
  • 運動後出汗不爽,或汗出黏著,氣味濃烈
  • 頭髮和面部油脂明顯分泌較多
  • 面色光亮但缺乏生氣
  • 大便黏馬桶,不乾爽
  • 腹部脹滿,不易消退
  • 舌苔混濁較厚
濕氣重

祛濕健脾方法

出現以上現象的話,則代表你有一定程度的「濕」,或者坊間說的「濕氣重」。下邊給大家一些平日適用,能去濕健脾的小貼士:

  • 祛濕的食療或藥膳材料:薏苡仁 (薏米)、赤小豆、綠豆、冬瓜、茯苓、砂仁
祛濕方法 薏米
祛濕方法 赤小豆
  • 健脾的食療或藥膳材料:山藥 (淮山) 、白朮、黨參、太子參、薑、芡實、蓮子
  • 肉食不能太多,一天三餐要谷物、菜、肉均衡
  • 辛辣的菜式 (如川菜) 有發散作用,有助去濕,但亦不宜過辣,適可而止
  • 進食後不要馬上睡覺,宜站立或踱步幫助消化
  • 每天運動,增強體內氣血運行,幫助去濕
  • 每天要有充足休息
  • 注意腹部保暖,以防外邪入侵
  • 室內環境忌密封,宜多用電風扇、除濕機等讓空氣流通舒爽,肺部呼吸循環良好也有助祛濕
  • 空調不宜過低,因為寒邪性質凝滯,易惹濕邪
  • 生冷食物不宜多吃,尤其享用 BBQ 燒烤、煎炸食物的時候,凍飲會將熱邪困在體內,造成濕熱
  • 保持心情舒暢,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要時釋放

中醫祛濕個案

梁小姐,36歲,家庭主婦。她平素有胃脹和食慾不振的問題,雖然胃納不佳但長期有口乾情況,她的小便日夜都頻繁但每次量不多,且睡眠時容易多夢易醒,睡眠質素欠佳,導致日間精神疲倦,身體困重。在服用了兩劑健脾祛濕的中藥後,梁小姐的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她的精神狀態變得飽滿,感覺身體輕盈了許多,而消化功能及睡眠質素也有所提升,開始有飢餓的感覺,進食後不會出現胃脹情況。梁小姐服藥後口乾感覺減輕,起初排出類似米水般尿液,及後小便變得清澈,代表著身體的痰濕漸排出體外,症狀逐漸減輕,身體恢復了平衡。

林婆婆,82歲,一直以來都有中氣十足,胃口好,可以行走1到2小時的狀況。然而,數天前她感冒後,感到頭昏腦脹,胃口差,出現反胃和嘔吐的情況,同時還有便秘、口渴飲水多但小便不多,以及水腫和腳重的症狀。觀察她的舌頭可以看到舌苔厚白膩,舌頭也呈現胖大且色澤暗淡,表明濕重的情況相當嚴重。在服用了三天的解表祛濕、開胃健脾的中藥後,林婆婆的精神狀態得到好轉,食慾也開始恢復,可逐漸進食粥和麵食;大便通暢,口渴感也減輕,小便量恢復正常。同時,她的舌苔也變得薄了,可見濕重症狀包括精神狀態、食慾、排便、口渴和小便等方面都得到緩解,家人們都放心了

兩款祛濕湯推介

粉葛土茯苓牛大力赤小豆湯(4人份量)

材料

  • 扁豆10g
  • 赤小豆10g
  • 粉葛1條
  • 紅蘿蔔1條
  • 新鮮土茯苓30g
  • 新鮮牛大力30g
  • 豬腱200g
  • 陳皮1瓣
  • 清水1500mL
  • 鹽 適量

步驟

  1. 赤小豆、扁豆、陳皮提前浸泡1小時備用。
  2. 豬腱洗淨汆水,再用冷水簡單冲水備用。
  3. 紅蘿蔔、粉葛洗淨、削皮,切件備用;牛大力和土茯苓用冷水簡單冲水備用。
  4. 將所有材料倒進鍋中,大火煮滾後轉中火煮1~1.5小時。
  5. 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溫馨提示

  • 新鮮的土茯苓及牛大力可於街市買到,如買不到亦可以乾品代替,份量則可減半。但注意需提前浸泡30分鐘。
  • 土茯苓具有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的作用。而牛大力可祛濕排毒、健肺補脾、強筋活絡。

花生木瓜眉豆湯(4人份量)

材料

  • 花生10g
  • 眉豆10g
  • 青木瓜1個
  • 紅蘿蔔1條
  • 陳皮1瓣
  • 豬腱200g
  • 清水1500mL
  • 鹽 適量

步驟

  1. 花生、眉豆提前浸泡1小時備用。
  2. 豬腱洗淨汆水,再用冷水簡單冲水備用。
  3. 紅蘿蔔洗淨、削皮,切件備用。青木瓜洗淨、削皮、挖籽,切大件備用。
  4. 將所有材料倒進鍋中,大火煮滾後轉中火煮1~1.5小時。
  5. 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溫馨提示

  • 青木瓜即不太成熟的木瓜。具有祛濕、生津止渴、潤腸通便、消食健胃的功效。挑選時選擇色青橙夾雜、質地稍硬的會比較適合,味道略帶清甜同時口感亦不會太軟。
  • 花生、眉豆中含大量嘌呤,建議痛風病人避免飲用。另可用生熟薏米各15g代替,處理方法同花生、眉豆。

這篇文章初稿發佈於 2020年12月。
最後編輯日期:2024年4月。

尚和堂醫療團隊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