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肥胖醫學會指出,香港大約三成的成年人屬於肥胖,另外有兩成的成年人口被定為超重。世界衛生組織亦已將肥胖列為「疾病」︰肥胖症,是一種常見的營養失衡性疾病,由於人體攝入過多的熱量後,在體內轉變為脂肪,蓄積過多或分布異常令體重增多。
初步診斷肥胖症方法
- 身體脂肪百分比,男性的脂肪含量應在12%至19%之間,女性則為25%至32%。若脂肪含量超出標準,就是肥胖。
- 身體質量指數 (BMI)
算式: 身體質量指數(BMI) = 體重 (公斤) ÷ 身高 (米) ÷ 身高 (米)
<18.5(kg/m2) = 過輕
18.5 – 22.9(kg/m2) = 正常
23.0 – 24.9(kg/m2) = 過重
25.0 – 29.9(kg/m2) = 肥胖I級
30.0或以上(kg/m2)= 肥胖II級
-> BMI 值計算器 - 腰圍︰肚內脂肪的積聚我們稱之為「中央肥胖」,腰圍則成為中央肥胖的指標。理想腰圍:
男性 <90CM (35.5吋)
女性 <80CM (31.5吋)
西醫的肥胖分類
單純性肥胖︰
95%的肥胖患者屬於此類,是非病理性肥胖,一般無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和特殊症狀,與環境、生活習慣、年齡、性別有關。
繼發性肥胖︰
大多繼發於內分泌代謝異常疾病,只要治愈原發疾病,肥胖就不治而愈。
遺傳性肥胖︰
若父母雙方為肥胖者,子女有60-80%會遺傳肥胖;若父母單方為肥胖者,子女有40%肥胖;若父母均正常體型,子女肥胖只有10%。
中醫的肥胖分類
肥胖主要因多吃、多睡、少動。中醫認為人體脂肪的吸收、利用、排泄是相對平衡的狀態,當人們飲食不節,過食膏粱厚味,或脾胃不足,或受情志所傷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脾胃運化失司,水濕內停,聚濕成痰,阻滯於經脈,充斥於肌膚腠理及臟腑三焦,從而引發肥胖。
胃熱滯脾型:
症狀:體形肥大,食量大,容易感到饑餓,自覺口乾口苦等。
治法:清胃瀉火,消食導滯。
脾虛濕阻型:
症狀:虛胖,神疲乏力,水腫,消化功能差,易便秘或便溏等。
治法健脾益氣,滲水利濕。
痰濁中阻型:
症狀:喜歡甜食,全身肥胖,大腹便便,容易嗜睡,平時自覺口黏涎多等。
治法:化痰排濁,理氣消脹。
脾腎陽虛型:
症狀:肥胖,怕冷,手足寒冷,大便稀且次數頻繁,進食後易腹脹,精神疲乏,嗜睡等。
治法:溫腎健脾,利水化飲。
胃腑實熱型:
症狀:面色紅潤,肥胖健壯,平時飲食不節,容易饑餓,便秘,口乾等。
治法:清瀉胃熱,通腑下便。
陰虛內熱型:
症狀:外形肥胖,有低熱盜汗,頭昏眼花,腰酸腰痛,口燥咽乾等。
治法:滋陰降火,瀉濁除濕清熱。
肝鬱氣滯型:
症狀:形體肥胖,煩躁易怒,脇肋脹痛,腹脹,口苦舌燥,女性可有月經不調等。
治法:疏肝理氣,健脾消胖。
氣滯血瘀型:
症狀:肥胖豐滿,面色紫暗,胸悶脇痛,睡不安,便秘等。
治法:養血活血、舒肝行氣,和血散結。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