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七日,是世界衛生日。而今年的世界衛生日,主題被選定為「抑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有抑鬱症,佔全球人口的4.4%。而不少統計顯示,患者的數量出現增長的情況,而患病的年齡群更有年輕化的趨勢。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科病症,症狀主要以情緒低落,緊張,感到困擾,對事情或物件失去動力和興趣等為主,患者亦可能因其情緒問題而導致日常生活中出現各種困難,嚴重者甚至可能會萌生自殺的念頭。抑鬱症不但是心理上的障礙,也可能由生理問題而導致。內分泌失調,腦神經受損,藥物影響等問題也會產生一系列情緒變化,從而演化為抑鬱症。所以很多抑鬱病人不由自主的被負面情緒困擾,陷入惡性循環之中。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抑鬱症已成為導致各種疾病和殘障的首位因素,抑鬱對我們身體以及社會結構,可能造成的破壞和帶來的損失不能小看。每年由於抑鬱症及焦慮症導致的全球經濟損失大約為一萬億美元。

中醫抑鬱

怎樣才算是抑鬱?

我們可以如何了解自己或他人有沒有抑鬱的情況?

如果你每天都出現以下其中五種情況並持續兩星期以上,那麼你很可能已經患上抑鬱症:
(根據DSM-IV Criteria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 別人認為或自己感到幾乎每天都有到不快或惱怒的情緒
  • 每天大部份時間對大部份活動失去興緻,或感到沒有趣味
  • 出現明顯體重變化(5%)或食欲改變
  • 睡眠模式出現大變化,有失眠或嗜睡的情況
  • 反應變得過激或遲鈍
  • 經常感到疲倦
  • 經常感到內疚,自我價值低
  • 無法集中工作、思考,決斷力下降
  • 曾有死亡、自殺的念頭,甚至計劃自殺

中醫對抑鬱看法

抑鬱症並不是新興的都市病。自古以來,中醫對抑鬱的症狀已有認識。最早的經書,例如《內經》和《素問》等已有描述和「鬱」相關的問題,並記有病因、治法和方藥,而後期則普遍採用「鬱証」一詞。

鬱証的基本病理,可以概括為「氣機鬱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失所養」,說明和抑鬱關係最為密切的臟腑為肝、脾、心。憤怒的情緒會導致肝氣鬱結,有時候我們不高興的時候,肋間會感到一陣脹痛不適,就是肝氣鬱結的象徵;遇到不如意或者不順利的事,很多人都會茶飯不思,這是因為脾胃的功用受情緒所困,不能正常發揮健運的作用;而「心主神明」,如果常常在壓力之中,或者經常精神緊張,則會損傷心氣,會出現心悸,氣短,煩悶,喜怒無常的情況。

抑鬱雖然危害深遠,並且有漸趨普遍的現象,但抑鬱並非不治之症。世界衛生組織作出統計,在抑鬱病人身上每花1美金的治療費用,可以換來4美元的工作能力。不論中醫還是西醫療法,只要肯接受治療,大多數病人都能痊癒。受抑鬱困擾的病人大多不想與別人溝通,主動求醫的情況不多。如果留意到身邊的家人或朋友出現抑鬱的症狀,應該深入了解,幫助病人得到需要的診治。

由於大多數抑鬱的發生都緣於長時間的因素累積,所以對於抑鬱的治療,身體上的護理,和心境上的調整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不論尋求中醫還是西醫的診治,都需要一定時間的服藥和調理。病人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以免產生反效果。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勵擔當十分重要的角色。

作為繁忙的現代都市人,抑鬱症的潛在危害已經不能忽視。有云:「預防勝於治療」預防疾病不分中西。很多疾病都源於生活習慣不良和環境因素改變。要預防抑鬱症的發生,也應該由日常生活做起。生活中遇到壓力和不快的事,可以適當地宣洩,利用其他事物分散負面情緒。家人、朋友之間應有良好溝通,避免將小問題積壓成大問題。起居飲食必須有節制,任何事情都不應該過份、過量。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幸福的生活﹗

尚和堂醫療團隊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