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角度看失眠

中醫稱失眠為「不寐」,即是指睡眠的時間不足或是睡眠深度不足。失眠患者可以表現為︰入睡困難或不熟睡、容易醒、或醒後難以再入睡等問題;嚴重者影響日常生活,長遠影響整體健康。中醫認為睡眠是一種天人相應的的過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類的活動隨著晝夜陰陽交替而變化,在日間人的陽氣充足,所以活動量過高;在夜間則陰氣為主導,自然會休息睡眠。

失眠問題

失眠原因

中醫認為思慮過度、大病之後、年老體虛、飲食不節等原因都會影響心、肝、脾和腎,令身體陰陽失調,導致陽氣太盛,陰氣不足,兩者不能正常交接,出現「陽不入陰」的狀態,則會出現「不寐」。

中醫臨床上失眠可分為以下類別

實證︰

類別症狀
肝鬱化火肝主疏泄,協調各種生理功能,調節身體氣機,同時主管情緒,當心情欠佳、易怒時,肝氣會鬱結而化火,上擾心神,便不能安睡。

虛證︰

類別症狀
心脾兩虛脾虛血弱不能養心,使心神失養,此類患者的血虛症狀較明顯,失眠同時件有多夢,
或時感到心悸,舌淡而面色萎黃。
心膽氣虛指膽氣虛、心氣虛,此類患者容易受驚心慌,神不守舍,類似現代的焦慮症,
睡眠時易驚醒,或心悸心慌。
陰虛火旺此類患者常感自身發熱,特別為「五心煩熱」(手掌心、腳掌心及胸口發熱,口乾,
心煩易躁,舌暗紅無苔,脈細數。

中醫治療失眠

「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主要原則,中醫師會因應不同患者的失眠原因及情況而制定治療方案。治療方法主要是中藥及針灸,針灸療法刺激關鍵穴位來達至安神的效果。而臨床常用以下中藥︰

養血安神藥:

多為植物種子,取其性質滋潤,養心柔肝。用於治療虛証引起的心神不寧症,包括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煩躁、神志不安等。

  • 酸棗仁: 安神、斂汗、潤腸通便

  • 柏子仁: 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 夜交藤: 養心安神、祛風通絡

  • 遠志: 祛痰開竅、消散癰腫

  • 合歡皮: 安神解鬱、活血消腫

  • 浮小麥: 養心安神、止汗

  • 五味子: 益氣生津、補腎固澀、歛肺氣、止咳喘

重鎮安神藥:

多為貝殼類,取其帶少許重量 可鎮驚安神。適用於火熱擾心的失眠、驚悸、癲癇、狂妄、煩躁、易怒等。

  • 珍珠母: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鎮心安神

  • 牡蠣: 平肝潛陽、斂汗澀精、軟堅散結

  • 龍骨: 鎮靜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

  • 磁石: 潛陽安神、補腎明目、納氣平喘

  • 龍齒: 鎮驚安神

  • 琥珀: 鎮靜安神、活血化瘀、利尿通淋

食療推薦

什麼食療有助解決失眠?醫師推介甘麥大棗解鬱茶
功效:安神定志,穩定情緒。對情緒不穩、抗壓力低、更年期等更有效用。
材料:甘草2錢、淮小麥2兩、紅棗4粒,泡茶飲用。如患者出汗多,可用浮小麥取代淮小麥

失眠食療 甘麥大棗解鬱茶

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能刺激經絡,有助氣血運行,調和陰陽,幫助入睡,介紹以下3個穴位。

  • 百會
    • 位置:位於頭頂正中央,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處
    • 功效:可醒腦開竅,化解疲勞、預防頭暈頭痛,幫助入睡。
  • 神門穴
    • 位置:位於手腕內側,小指向下延伸至手腕關節的橫紋處。
    • 功效:有鎮靜、安定心神的功效,緩解心神不寧以及改善多夢等癥狀。
  • 安眠穴
    • 位置︰位於耳後,在翳風與風池穴聯線的中點。當項部肌肉隆起外緣的凹陷,與胸鎖乳肌停止部乳突下凹陷連線之中點取穴。
    • 功效︰鎮靜安神,可治療失眠、煩躁不安等病,使人能安然入眠,故名安眠。
失眠按摩

熱水足浴

臨睡之前進行熱水足浴有助放鬆情緒,以熱水浸腳時應添加粗鹽,以收安眠、促進血液循環和補腎之效,亦可加入適量生薑、艾草以驅風散寒,幫助溫經通絡。浸腳時可用12碗水加3湯匙粗鹽,水溫約攝氏30-40度,雙腳浸泡約15-30分鐘即可。

一般人可每周浸腳2-3次,每次15-30分鐘。孕婦、血壓極低或高、心臟病、皮膚病、身體虛弱人士、4歲或以下的小朋友均不宜浸腳。

改善、預防失眠

  1. 咖啡和茶類都會令人興奮,使人晚間陽氣較盛,故應盡量避免或注意咖啡攝取量
  2. 鼓勵失眠患者恆常運動可幫助晚上入睡,注意劇烈運動可令人精神緊張,所以不宜太晚進行,以免緊張情緒持續而影響入睡。
  3. 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睡前無論過飢或過飽都不適宜,尤其不應進食一些難消化的食物。

這篇文章初稿發佈於 2020年8月。
最後編輯日期:2023年8月。

尚和堂醫療團隊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