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韌帶撕裂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及運動創傷,通常發生於劇烈運動(如籃球、排球等跳躍强度高運動)、交通意外所產生的猛烈碰撞,亦有可能因爲長期勞損等引致。
什麼是十字韌帶
十字韌帶是位於膝關節連接大腿及小腿骨的韌帶,分爲前、後兩條。前十字韌帶 (ACL) 能限制小腿骨向前移位,控制膝關節的旋轉、內翻、外翻及彎曲活動。後十字韌帶 (PCL) 能限制小腿骨向後移位。分別協助大腿骨帶動小腿骨時能於穩定狀況下活動。

十字韌帶撕裂症狀
臨床上,前十字韌帶控制範圍比較廣,撕裂的情況比較常見,前十字韌帶撕裂症狀如下:
- 自覺聼到膝蓋啪一聲響或撕裂的感覺
- 軟腳彎膝,無法繼續運動
- 膝部腫脹、疼痛劇烈
- 站立、行走困難
- 膝關節軟弱無力感
後十字韌帶撕裂傷,通常只會出現輕微腫脹及不適感。後十字韌帶撕裂多見於交通意外,尤其坐於車內令膝關節處於彎曲的狀態,因撞擊力令脛骨過分後移而引致撕裂。
中醫十字韌帶撕裂治療
十字韌帶受傷後是可以重生的,當中以不完全撕裂的情況,會相較完全撕裂更快復原。全撕裂建議配合手術後再作中醫治療效果會更理想。
中醫治療視乎病情及受傷程度決定,如急性、輕中度度撕裂傷,治療以推拿、艾灸爲主。推拿點揉痛處,舒筋活血;艾灸溫通經絡,加速局部血液循環。
如慢性(受傷三周後)的撕裂傷,或出現撕裂、疼痛腫脹嚴重,再配合針灸及内服中藥能加快十字韌帶修復。針灸可以止痛通經;中藥先期活血祛瘀止痛,後期養血生筋。
十字韌帶撕裂病案
25歲的楊小姐熱愛巴西柔術,因一次與同伴練習意外導致前十字韌帶斷裂,當時啪聲響、感到疼痛,因生怕失去做運動的機會,楊小姐很快接受手術將右後腿其中一條膕繩肌肌腱接駁到前十字韌帶,以恢復前十字韌帶功能。
但手術後反而導致楊小姐難以將膝蓋極度屈曲,醫師判斷因爲割取韌帶後導致兩側肌肉失衡而出現筋結的情況。醫師針刺時選用風市、内外膝眼、陽陵泉、血海等穴位;再配合推拿,針對大腿内外側及膝部的揉按、滾法等推拿治療後,再次屈曲時見明顯改善,關節運動順暢增。隨後鞏固膝關節治療,治療1個半月左右已經可以恢復運動。
十字韌帶撕裂預後
十字韌帶撕裂患者受傷後建議早期應減少活動,並密切接受治療,加快韌帶及鄰近肌肉組織的修復。後期須配合勤加作功能鍛鍊,以防止肌肉退化萎縮。
另外,十字韌帶撕裂若不加處理容易令撕裂部位出現攣縮、瘢痕增生等問題,嚴重影響活動功能。因此,前、後十字韌帶受傷不論輕重,都需要儘快接受治療,否則長久容易令膝關節不穩定而令膝關節提早退化。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