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一詞,大家應該不會陌生。然而談起腎虛,也許會令不少男士緊張。其實並非只有男士才會遇到這問題,不論男女老幼,腎臟都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和我們的健康要重大關係。到底什麼是腎虛? 有什麼原因導致腎虛呢?
我們的腎臟
雖然腎臟是客觀存在的器官,中醫和西醫都各有詳述,但一般以言,腎虛是中醫理論的一個概念,和西醫的觀念有所不同,所談及的範圍亦不只限於腎臟那麼簡單。
腎虛並非「腎臟虛弱」的單一概念,中醫的「腎」是一整套系統的表現和功能的集結,所以想要了解「腎虛」,我們先簡單了解腎的功能。
人有兩個腎臟,左右各一,位於腰的脊柱兩側。那麼腎有哪些主要功能和特點呢?

腎藏精
這裡的「精」是指精氣,是構成人體的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和臟腑功能活動的有形的精微物質的統稱,亦指從父母稟承而來,貯藏於腎,促進生殖繁衍的精微物質。精又分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出生時父母所傳承的,有點像種子發芽時必須的能量;後天之精就像植物長大後,靠葉子和根部獲取外來的養份。
腎主水液
這裡指的水液,是體內正常液體的總稱。腎臟透過其氣化作用,主持和調節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功能。人體內和水液代謝相關的臟腑不止腎臟一個,肺、脾胃、大小腸、膀胱和三焦都和水液代謝有關,而腎臟則起着主導的作用。
腎主一身之陰陽
這是指腎具有主宰和調節全身陰陽,維持人體內的動態平衡,驅動體內機能活動時,又保証不會消耗太過。
以上當然並非所有腎臟的特性,但我們也能看出腎臟在人體中的重要性。
腎虛原因?
疾病不論大小輕重都有成因,腎虛當然並不例外。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腎虛?
- 工作過勞
- 性生活過度
- 精神壓力過大,或長期神經緊張
- 濕熱外邪侵擾,妨礙經絡氣機
- 飲食不當,後天之本受損引致先天之本受影響
- 年老體虛的自然消耗
腎虛症狀
了解了腎臟的功能,那麼就不難明白腎虛的症狀如何。
中醫會把腎虛分成不同的類型︰腎陽虛、腎陰虛、腎精不足、腎氣不固和腎不納氣。每種類型都有各自獨特的表現,但所有腎虛的証型都有一些共通症狀:
- 腰膝酸軟
- 耳嗚耳聾
- 頭髮變白、脫落
- 牙齒鬆動
- 性欲淡漠
- 水腫
- 尿頻

如果已有以上的症狀,那很可能是腎臟出現病變的提示,我們必須多加注意。根據其他症狀,我們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分析:
- 腎陽虛:腰膝酸軟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精神萎靡,面色㿠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或男子陽萎,女子宮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或浮腫,腰以下為甚,按之沒指,甚則腹部脹滿,全身腫脹,心悸咳喘
- 腎陰虛: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失眠多夢,男子遺精早泄,女子經少經閉,或見崩漏,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黃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
- 腎精不足: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經閉不孕,性機能減退。小兒發育遲緩,身材矮小,智力和動作遲鈍,鹵門遲閉,骨骼痿軟。成人早衰,發脫齒搖,耳鳴耳聾,健忘恍惚,動作遲緩,足痿無力,精神呆鈍
- 腎氣不固:神疲耳鳴,腰膝酸款,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後餘瀝不盡,或遺尿失禁,或夜尿頻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胎動易滑,舌淡苔白,脈沉弱
腎虛中醫治療及預防
以上可見,雖然腎虛表面上差不多,但實際証型不同,我們應採取的中醫治療方法也不一樣。除了看病吃藥以外,我們可以用甚麼方法保養我們的腎臟呢?民以食為天,很多食物都能起補腎的作用,下面列舉一些食材以供參考。
補腎食物
- 黑豆、黑芝麻、粟米、豇豆、牛骨髓、牛肉、羊骨、羊肉、干貝、鱸魚、桑椹子、茨實、栗子、山藥、枸杞、黑米、黑木耳、韭菜、核桃等。

食療以外,我們也應從日常生活的大小細節着手,好好保養我們的腎臟:
- 生冷及苦寒的食物如苦瓜、酒精、冰品等不能吃太多
- 辛辣、濃味、過鹹的東西少吃,避免腎臟超出負荷
- 每天做適量運動,促進血氣循環
- 每天要飲用足夠的水,同時避免「忍尿」
- 每天三餐定時定量
- 睡眠時間必須充足,保養腎精
- 工作和性生活要有節制,不能過於勞累
- 不論中藥西藥,不能大量長期服用,應多向醫生尋求意見,切勿濫用
閱讀更多中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