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胃酸倒流是常見的都巿病,而且容易被誤會、誤診和延誤治療。最常見的症狀有胸口疼痛和不舒服,病人經常以為是心臟疼痛,往往求診時卻找不到任何心臟毛病,無法解決問題。為甚麼說胃酸倒流是常見的都巿病?胃酸倒流又稱泛酸、吐酸、吞酸、嘈雜或胃脘痛,多由飲食習慣不佳而形成。胃酸是胃部消化食物的重要分泌,不論你是否進餐,胃酸也一直分泌着。不良的飲食習慣可以導致胃酸分泌失常而溢出,或者神經失常導致胃部括約肌的控制失調,無法約束胃酸而導致該病。上班族經常加班、OT 超時工作和熬夜,進餐時間不穩定以外,飲食質量也因為時間緊逼或場地限制而無法得到保證,加上工作壓力容易擾亂人體各項生理項目,所以該病常見於都巿上班族。下文介紹一些預防和舒緩胃酸倒流的方法、中醫食療、生活習慣等。

胃酸倒流症狀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有胃酸倒流?以下是常見的胃酸倒流症狀:

  • 心胸部有燒灼感,多在胸部正中,胸骨後方
  • 彎腰、睡覺或特別體位時容易疼痛
  • 偶然發生少量「嘔吐」,嘔出酸味液體,同時使咽喉不適;可在打嗝時出現
胃酸倒流症狀

嚴重情況的症狀:

  • 吞嚥或呼吸因難
  • 出汗、頭暈、嘔吐、噁心
  • 腹痛或腹瀉

胃酸倒流和心臟疾病的分別

  • 心臟病導致的疼痛一般沒有燒灼感。
  • 心臟病導致的胸悶於胃酸倒流少見。
  • 心臟病的疼痛放射方向無特定位置,但胃酸倒流的疼痛常見沿食道上下方向蔓延。

三大類別

中醫按其症狀的不同,劃分為三大類別:

肝氣犯胃型:

肝氣犯胃型的胃酸倒流以燒灼感明顯為特徵,並伴有脇肋不適、疼痛,肝區脹滿,口苦咽乾的問題。該類型的胃酸倒流多因情緒或壓力問題導致;肝和人的情緒有重大關係,憤怒、緊張、抑鬱等容易導致肝的運作不暢,肝氣鬱結或肝氣上逆,擾亂脾胃之氣致病。

飲食積滯型:

飲食積滯型的胃酸倒流以噯腐吞酸、厭食和吞苔厚膩為主要特徵,該類型的胃酸倒流多因飲食不節,或過分進食肥甘厚味而損傷脾胃之氣,以致脾胃的運化功能失常,形成胃酸倒流。

寒濕內阻型:

寒濕內阻型的胃酸倒流以胸腹痞滿,飲食不佳和舌苔白滑為主要特徵,該類型的胃酸倒流和飲食積滯的類型有相似之處,但病發機理卻不盡相同。此病病人多見進食過量生冷之物,或因外受寒濕之邪而致病。

吐酸 病案

楊小姐,29歲。近半個月自覺心跳加快,手腳發軟,胃部出現恐慌感,伴有打嗝頻密,反酸時見胃部灼熱感。細問下發現原來楊小姐因爲籌辦婚禮事項引致情緒緊張。醫師判斷為肝氣犯胃型的反酸。處方柴胡疏肝散、瓦楞子、黃連等的藥物,具有疏肝解鬱、清熱和胃、制酸止痛的功效,服藥5天後覆診反酸已消失,其餘症狀亦見緩解。

王先生,45歲。因工作關係經常出席飯局,進食油膩、重口味食物習以爲常,經常覺得胃部脹氣甚,打嗝後則稍微舒暢,一直以爲只是消化不良,讓腸胃多點時間消化便可。怎知道最近3個月不斷開始反酸水,胸骨前伴有灼熱感,王先生擔心誘發心臟病所以前來求診。後經醫師排查後,處方山楂、鷄内金、厚樸、半夏、黃連等消食和胃、清熱制酸藥物,反酸逐漸緩解。

預防胃酸倒流方法

要減輕或預防胃酸倒流的發生,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 定時進食,讓胃部運作、胃酸分泌等功能有一定的規律。
  • 飲食份量要適宜,避免經常過飽或捱餓。
  • 進食的速度不能過快,以免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 減少進食刺激性的食物去辛辣、香煙、酒精。
  • 避免熬夜或不良情緒的積壓,使肝臟健康舒暢,不致肝氣犯胃。
  • 飲食前後不宜睡覺,進食前要有充足時間讓脾胃「醒來」。
  • 酸性食物不能多吃,否則容易加重症狀,如檸檬、西柚。
預防胃酸倒流 減少進食酸性食物

胃酸倒流食療

除了以上各項,中醫師推介也可以利用以下幾種中藥來預防、減輕或舒緩胃酸倒流的問題。這些藥材味道輕,大多安全及無副作用,可以煲粥、煲湯、泡茶等等食療:

山藥 (淮山)

山藥,又稱淮山,可說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種食材。它有着很好的補氣和健脾胃的作用,而且價格便宜,副作用少,幾乎沒有味道,可以配搭多種藥式或湯水而不影響口感

胃酸倒流食療 淮山

大棗

大棗是常見用以熬湯或做菜,是保健食材的普遍選擇。大棗對脾胃有保健作用,亦有緩解急性疼痛和疾病的功用。

白芍

白芍能養肝柔肝,對因情緒或壓力導致的胃酸過多有很好的作用,而現代研究也顯示白芍有舒緩肌肉痙攣的功效。

麥冬和玉竹

麥冬和玉竹是常見滋養胃陰的藥物,對於熬夜和飲食習慣不良,和胃脘隱隱作痛的情況最為合適。

炙甘草

炙甘草是非常常見的中藥,氣味甘香,能補中益氣、中和各種食材的毒性或刺激成份,亦能緩解急性症狀如痛楚、痙攣等

大家努力工作之餘,也不要忘記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因為健康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更多有關腸胃保養


這篇文章初稿發佈於 2020年12月。
最後編輯日期:2023年12月。

尚和堂醫療團隊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