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欄

首頁 » 醫療專欄
醫療專欄2023-06-21T10:26:37+08:00

文章由尚和堂中醫團隊撰寫和管理,分享健康和中醫知識,涵蓋中醫療法、婦科、兒科、情緒、腸胃、痛症、皮膚科、調理身體、體重管理、公共衛生、營養學等層面。我們團隊會不斷更新文章,並且以中醫角度分享時下熱門健康相關議題。

中醫解說乳腺增生問題,不容忽視

乳腺問題,中醫臨床上可分為三大類型:肝鬱氣滯型、熱毒瘀結型、陰陽失調型。初期患者以肝鬱氣滯型最多見,女性易受情志影響,抑鬱憤怒傷肝;又或作息無常、工作壓力大,造成肝氣鬱結。長期憂怒鬱悶令肝鬱氣滯,影響氣血運行,阻塞經絡,漸出現胸脇部脹痛;當瘀塞日久形成痰瘀結於乳房部則可摸到腫塊,慢慢演變為乳腺癌。

08 12 月, 2023|婦科病系列|

有血氣不足問題?中醫補血看法和食療推介

血氣不足,亦即血虛,是常見的健康問題。中醫把血虛歸類至「虛勞」或「虛損」的範疇,是慢性虛弱症候的一種。常見的問題是頭髮枯燥、眼睛疲勞,手足冰冷等,都可能和氣血不足有關。為自己訂製合適的補血食療食譜︰豬肝、牛奶、菠菜、枸杞、何首烏、當歸、白芍、人參等食物。推介兩款補氣血湯水

14 11 月, 2023|調理養生系列|

微笑抑鬱症與典型抑鬱症有何分別?中醫師詳細講解

微笑抑鬱症 VS 典型抑鬱症,典型抑鬱症患者的外在表現鮮明,一般人不難察覺到他們的抑鬱病徵。相反,微笑抑鬱症的患者焦慮情緒是隱藏在心內的,他們常面帶笑容,給人感覺正面。中醫治療抑鬱症時根據患病情況靈活內服中藥、外治療法,並配合心理輔導、調整生活作息以取得療效。

15 9 月, 2023|情緒病系列|

中醫治療胃氣脹有法!主要通過内服中藥及針灸治療

胃氣脹主要與進食的食物有關,腸氣脹多涉及腸道消化功能有關。中醫治療胃氣脹主要通過内服中藥及針灸治療。緩解胃氣脹的中藥一般具有寬中理氣、消食化積、和胃化濕的功效,部分伴有疏肝、除脹的功效。針灸緩解胃氣脹的穴位以合谷、内關、足三里、太衝等爲主。

08 9 月, 2023|腸胃病系列|

中醫可以治療失眠嗎?中醫理論、治療、食療

中醫稱失眠為「不寐」,即是指睡眠的時間不足或是睡眠深度不足。患者可以表現為︰入睡困難或不熟睡、或是易醒、或醒後難以再入睡等問題;嚴重者影響日常生活,長遠影響整體健康。治療方法主要是中藥及針灸,針灸療法刺激關鍵穴位來達至安神的效果。

未到50歲迎來肩周炎/五十肩?中醫師分享病案講解

肩周炎多數讓人聯想起中年誘發的疾病。肩關節經常出現彈響聲,甚至於梳頭、穿衣、反手扣内衣等時出現疼痛?如果有,您可能患上肩關節周圍炎(肩周炎、五十肩),亦即中醫的「肩痹」。中醫師分享肩周炎病案,指肩部痛症複雜多變,牽涉不同肌肉關節。若出現肩部疼痛不適,應儘早求醫。

14 8 月, 2023|痛症系列|

什麼是雙側肩頸部筋傷?中醫治療以拔罐、推拿為主

很多人以為肩部痛就一定是肩周炎,但其實未必。現今都市人多為白領,經常因為日常姿勢不當而引致的頸肩肌肉筋骨疼痛,其實比肩周炎的情況更普遍!曹先生,31歲,任職律師,診斷為「雙側肩頸部筋傷」。由於曹先生比較怕針,治療以拔罐、推拿為主...

11 8 月, 2023|痛症系列|

為何中醫師要你少吃生冷食物?與脾胃、月經、氣血有關

什麼是生冷食物?「生」是指沒有充份烹調的食物,例如刺身。「冷」的食物有兩種,其中一種是溫度低的,如冰凍飲品、雪糕或冷藏水果;另外就是其性質寒涼的,如西瓜、綠豆、菊花等。生冷食物對脾胃負擔大,影響消化能力。而女士進食太多的更會影響月經週期,出現月經過少、延後,經痛等問題。

28 7 月, 2023|調理養生系列|

首次診症免診金︱立即預約

健康及中醫知識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