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欄

首頁 » 醫療專欄
醫療專欄2022-04-26T12:35:04+08:00

文章由尚和堂中醫團隊撰寫和管理,分享健康和中醫知識,涵蓋中醫療法、婦科、兒科、情緒、腸胃、痛症、皮膚科、調理身體、體重管理、公共衛生、營養學等層面。我們團隊會不斷更新文章,並且以中醫角度分享時下熱門健康相關議題。

久咳不癒?中醫按咳嗽分類和成因提供治療手段

咳嗽並非單純的「咯咯作聲」。在中醫學中,咳和嗽是兩種概念,「咳」是「有聲無痰」;「嗽」是「有痰無聲」;「咳嗽」就是「有聲有痰」。除此以外,中醫對咳嗽有着詳細的分類和不同的治療手段。咳嗽的主要由外感和內傷引致,外感因素包括天氣或環境的轉變、飲食的失當、受六淫之邪侵擾等

01 6 月, 2023|調理養生系列|

新冠後遺月經不調、經來不適症狀多多?中醫有辦法

新冠重病後容易傷及陰血,女性又因為每月來一次月經,身體耗損的血量相對多,令身體相較男性虛弱。因此新冠後的月經調理不可忽視!以下兩位病人於2022年10月確診新冠期間一直有於尚和堂的視像診症治療新冠肺炎,當時確診服藥後症狀緩解良多,康復後仍伴隨後遺症不適希望繼續調理身體。

12 4 月, 2023|公共衛生, 婦科病系列|

何謂濕氣重?中醫師講解祛濕方法、食療、兩款去濕湯推介

何謂「濕氣重」?常見症狀︰沒有精神、面部油脂分泌多、大便黏馬桶、舌苔混濁較厚等。中醫師推介一些祛濕方法和健脾貼士、生活習慣給大家參考,如祛濕的食療和藥膳:薏米、赤小豆、綠豆、冬瓜。每天運動,增強體內氣血運行,有助去濕。

13 3 月, 2023|調理養生系列|

中醫的四季五補 – 冬季 (附上代茶飲、湯水推介)

冬季其實進補不僅限於食物,冬天進補有什麽注意事項?冬天相應的臟腑是腎臟。腎内藏著腎精,是生命的根本。冬天養生一字記之曰「藏」。腎精就像身體的能源儲備,儲備充足則不易生病。中醫師提供冬天湯水推介︰粟米紅蘿蔔天山雪蓮果湯、蘋果雪梨薄荷茶,緩解燥熱感。

10 1 月, 2023|調理養生系列|

面癱是中風了嗎?中醫治療案例分享

面癱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好發於冬、夏季。面癱分為周圍性及中樞性面癱。兩者均見一側面部口眼歪斜,而後者誘發的面癱可見耳周皮膚長水泡等症狀。中醫以針灸為主,内服中藥為輔,針灸選穴如:攢竹、絲竹空、陽白等,恢復期會給予推拿手法,舒緩肌肉板滯情況。針藥並用可加快治癒率,縮短病程。

14 12 月, 2022|痛症系列|

煲中藥與濃縮中藥藥粉,到底哪個比較好?

診症時,相信很多病人都會對服食中藥提出疑問:「醫師,到底煲中藥食好定係濃縮中藥藥粉好?」到底病人選擇煲藥還是藥粉好?可從以下方面考量:功效、時間、技巧、儲存空間。總括而言,藥粉處理方便快捷、容易攜帶,但因使用藥粉時藥物選用有所限制,所以功效上傳統煎煮中藥仍具有一定的優勢。

30 11 月, 2022|中醫療法|

中醫如何看待新冠肺炎後遺症︰咳嗽、腦霧、疲勞、腸胃不適…

新冠肺炎後遺症︰疲勞、咳嗽、呼吸急促、胸痛、認知遲鈍(即「腦霧」)等較常見。中醫認為新冠後期患者症狀主要與肺臟及脾胃有關。中醫認為肺主一身之氣,病後首要影響肺臟,令肺部呼吸功能減弱,而肺部津液潤澤肺部及咽喉的功能亦會減弱...

09 11 月, 2022|公共衛生|

媽媽手並不是媽媽獨有!自我檢查方法和中醫治療講解

媽媽手並不是媽媽獨有,平常喜愛打機、看手機的您亦有可能會患上。中醫歸類媽媽手為「筋痹」、「手部傷筋」。手腕部位過勞和運動都有機會誘發本病,很多媽媽於生產後抱嬰兒時姿勢掌握不當,令手腕過度彎曲、大拇指過度外展等而誘發。廚師、髮型師、攝影師等亦是高風險一族。

21 9 月, 2022|痛症系列|

首次診症免診金︱立即預約

健康及中醫知識

Go to Top